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专题: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全面从严治教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
【专题: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全面从严治教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

2025年2月25日,中国道教协会在四川成都青城山召开全面从严治教经验交流会。上海市道教协会、苏州市道教协会、辽宁沈阳蓬瀛宫、湖北武当山紫霄宫、福建柘荣清阳观、江西婺源至真观、陕西陇县龙门洞道院、四川成都青城山建福宫、武当山道教学院等9家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结合本单位实际,分享全面从严治教的经验做法。现将9家单位的交流发言择要摘编,以期为道教界推进全面从严治教提供启迪。

 

上海市道教协会

近年来,上海市道教协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进全面从严治实施“文化立教”和“人才兴教”战略,为道教健康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上海道教学院的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着力打造培养爱国宗教后备人才、培训在职宗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基地。上海道教学院自1986年成立以来,坚持爱国爱教优良传统,注重政治素养与道教信仰的双提升,培养既精通道教经典又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通”人才;通过“前庙后学”的建筑功能布局,坚持理论学习与庙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员更快从课堂走向殿堂提升讲经讲道、科仪阐演和服务信众的能力,展现道教坚持从严治教的实践成果;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办学,十多年来开设了“道教科仪与宫观管理”、“道教教义与文化”和“道教医药与养生”等专业,以多个专业培养道教人才,成为学院特色品牌。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上海市道教协会在道教学院毕业生分配环节坚持“双向选择”原则,让学员走向最适合自己的宫观,也让宫观得到最需要的人才,确保人才合理流动和使用;设立道教人才库制定《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办法》通过公开竞聘方式公平公正选拔和任用宫观主要负责人,杜绝任人唯亲现象,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

 

苏州市道教协会

近年来,苏州市道教协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教向纵深发展。

——强化使命担当。提升道教界的政治素养和爱国情怀,开展“四进”活动、“三爱”“五史”教育,组织苏州市道教骨干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作《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等专题讲座,强化从严治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崇俭戒奢与全面从严治教紧密结合,建立“崇俭堂”微信群,鼓励闲置物品交换或捐赠,引导广大信众珍惜物命。

——注重建章立制。制定完善财务、接待、车辆、采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苏州市道教协会宫观规约》《苏州市道教协会道教教职人员行为准则》等教规戒律,坚持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严明纪律与执纪问责并举;发挥团体对宫观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和审批管理,加强对直属宫观的财务管理,对道教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好、问题突出的,敢于亮黄牌、掏红牌;制定《直属宫观教徒考核办法》,对工作内容、质量、效率以及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全面掌握教职人员履职尽责情况。

——加强文化建设。固本培元,纯正教风,从根源上夯实全面从严治教思想基础,举办“儒道哲学的思想逻辑和相互对话”、“城隍信仰文化”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出版《悟真修道》《对道教中国化义理和实践的思考》等书籍,编修道教文化系列丛书等,深入挖掘道教思想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

 

辽宁沈阳蓬瀛宫

沈阳蓬瀛宫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坤元道场和全真东北经韵保存较完整的道场,在躬行实践中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

——恪守修持传统。道众严格遵循传统修行作息每日早晨5点起床,严格有序地完成朝真、洒扫、早课、过早斋、晚课等日常修持,晚课结束后关闭庙门,自行安排学修;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或者逢祖师圣诞诵念全坛;逢戊日闭门修持,道众自行安排学习;无论冬夏,坚持洒扫院落,保持道观清净庄严、干净整洁。日日如此,年年如此。

——纯正玄门教风。在学习经典、日常修持、个人品德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秉持道教传统理念;注重道门的团结与传承老修行教导新出家人,新出家人照顾老修行保持传统出家人的本分,严格执行戒律和规矩,诸如要求朴素着装,衣冠整齐,不允许化妆及戴饰品,不允许在单房接待客人,不允许私下办理法事,不允许无事上街,划定公共会客区域,与香客信徒交流保持清净庄严,减少世俗对道众的无谓干扰,保持静心自守、修身养性。

——加强规范管理。将传统道教宫观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使宫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宫观民主管理制度、道众日常行持威仪、挂单公约等成立以监院为组长的财务管理小组,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另组建财务监管小组,确保财务公开透明积极落实“四进”,引导信众尊法守法,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严格依法依规开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培养学修习惯。建立道众学习制度,每周由博学长者组织学习宗教政策、教内修持等内容鼓励教职人员研习经典,在讲经说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

近年来,武当山紫霄宫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在道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严把入口关。紫霄宫从严把好入口关,对新教徒进行严格考核。凡是前来紫霄宫出家的考验期教徒,均需要通过1年考验期、3年考核期。考验期不达标,不允许进入教门;3年考核期不达标,不允许拜师、申请冠巾。在考核中加入了太极拳、太极剑的练演等特色内容。出家5年后,戒行精严者方可获得冠巾资格。

——严守清规戒律。紫霄宫保持着持戒如铁、守律如岳的道风,全体道众严格遵守清规戒律,皆为独身住庙修行,一日三餐清淡素食,禁止一切荤腥,主张简朴,杜绝奢侈浪费。紫霄宫有自种菜地,平日道众身体力行,出坡去自有菜地种菜、除草、收菜。对于紫霄宫道众而言,素食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戒律要求,更是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

——威仪庄严道场。紫霄宫继承传统丛林开静、止静等制度,每天寅时开静,戌时止静,钟板云集;严格遵从玄门科范,强化功课修持,全体道众坚持每天卯酉功课经的持诵,每逢朔、望日跪诵三官经、祖师经和北斗经;加强教职人员管理,要求着装整齐、言行威仪有度,值殿期间严禁看手机、擅离职守、对游客不友善等行为;加强道风监督检查,通过巡寮严管道众道风威仪,维护道教清静庄严形象。

——依规从严管理。制定《紫霄宫财务规范管理制度》《紫霄宫日常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文物安全制度》《经忏管理制度》等制度;依据《宫观清规榜》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例如:紫霄宫实行全员住庙管理,全体道众皆需在止静前回庙,严禁在外逗留,对犯戒者一视同仁,轻则跪香、罚单,重则给予迁单处理。通过建立有效运行的制度规矩推动教职人员外持威仪、内炼心性,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提携、共同精进的良好氛围。

 

福建柘荣清阳观

柘荣清阳观为宁德市道教协会和柘荣县道教协会会址所在地。清阳观道众以虔诚质朴之心、持戒精严之行,深受社会各界和信众广泛尊敬和信任。

——丘祖言:“人情反覆皆仙道,日用操持尽力行。”清阳观展现道教清静庄严的形象。每日晨钟暮鼓,卯酉二时云集大殿讽诵早晚功课,从不间断道众严格遵循祖师垂训,无论是日常的饮食起居,还是修行参悟,力求清心寡欲遵奉天道不悖人伦,尤其是坚持斋戒精严净口长素若不斋,清从何起诚以何表神缘何降?清阳观通过强调斋戒的重要性,激励年轻道长和居士信众承续持斋守戒的本真意蕴,清除心中的杂念与邪恶,培养慈悲心和清静心,深刻领悟和行持道法的真谛

——丘祖言:“教门用力,大起尘劳,心地下功,全抛世事,各宜精进,毋使虚度时光,正法难遇。”清阳观创观期间,为节省修缮费用,道众自力更生,开荒种植、制香、生产道服等,认真维护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一以庙为家、清静独身、勤勉劳作、自给自足的传统延续至今道观收入甚微,物质资源匮乏,坚持将“严禁商业化思维和行为”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日常的宗教活动之中。

——丘祖言:“广行方便,普济群生。”清阳观致力于服务国家社会、造福人民群众,积极发挥净化人心、导人向善的教化功能。通过对外开放阅览室举办道教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信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道众修行闲暇积极回应信众关切,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信众解决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

 

江西婺源至真观

江西上饶婺源至真观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874-879),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近年来,至真观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江西省“百所示范场所”、“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等荣誉称号

——端正道心,弘扬爱国爱教传统。以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四进”活动,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每年定期举行信众培训班,每季度组织参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月组织场所道众集中学习。

——与时俱进,发掘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通过每个季度集中举办1次读书会,每年举办1次讲经比赛成立讲经班,鼓励道众学修并进,深入挖掘教义思想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道教教义、经典做出新时代阐释,不断提升品德素养、宗教学识与讲经能力建设“道教中国化展陈馆”、“五显文化展陈馆”,成立五显民俗文化研究会,道众对道教教理教义的阐释、对道教中国化的认识和理解等文章以及历届研讨活动的论文集进行展示聚力挖掘场所历史文化,融合道教文化、养生文化、茶文化,打造文化长廊,积极弘扬道教文化,取得良好效果。

——清静道场,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场所民主管理成立了场所民主管理委员会监事会,将街道办统战委员、信众代表纳入管委会规范管理场所,系统制定了有关法务、学习、管理、卫生防疫、安全保卫、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开展宗教活动,坚持做到文明健康、安全有序,不贪大求奢。规范教职人员言行,制定《清规榜》、值殿人员仪范及职责。

 

陕西陇县龙门洞道院

陕西龙门洞为全真龙门派祖庭,坚持道教古老的修行方式,传承慈悲度人、素朴守真的全真宗风。

——坚持“大起尘劳,耕道合修”的自养传统。已故监院朱法有道长说:“自种自养,不拿十方账债,不受十方供养。十方来钱财,香火布施要花到修缮和置办庙产上。”躬耕与修道并举是龙门洞鲜明的气象。当今时代,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但龙门洞道众依然坚持传统的全真派“打尘劳”修行方式如今龙门洞30多亩庄田全由道人日常劳作。通过劳作,既能自养,少依赖十方的供养,又能去除内心的骄吝之气,更好地磨炼心性,提升修持境界发扬了勤俭、慈悲自律的龙门精神。

——坚持诵《皇经》。在经忏中,《皇经》的诵持最为庄严神圣,规戒要求最高。只有持戒精严、修行严谨、有正式传承的老修行才可念诵《皇经》。龙门洞自古就有诵持《皇经》的传统,很多诵持《皇经》的老修行都喜欢到这里常住修持念诵《皇经》。即使在每年最为辛苦的夏秋农忙时节,龙门洞的“皇经坛”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每日夜半子时登坛诵念皇经,常年不断,始终如一。

——坚持学修并进。学修并进是龙门洞的传统每年开展常住道众集中学习的“夏学”和“冬学。龙门洞三伏季节,大部分农事已过,冬天又大雪封山,道路不通,香客亦不来朝山,因此每逢夏、冬两季空闲时段,道院组织常住道众学习经韵和道教知识,老师父亲自教授,师徒共聚共学,其乐融融。出自龙门洞的已故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任法融大师积学深厚,道识渊博,便是这一学修并进优良传统的生动展现

 

四川成都青城山建福宫

青城山建福宫现为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是青城山道协日常办公、对外接待以及举办重要道教文化活动的重要道教活动场所。

——立庙为公,丛林风范。建福宫常住道众11人皆为坤道,其中出家时间在40年以上的有4人,受过三坛大戒的道长有8人,对传承道教优良传统、树立道教良好形象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作用。道众秉持心怀国家、顾全大局的理念和“忠孝神仙”的教义思想,继承“只能担金上庙,不能抱草还乡”的出家传统,传承慈俭、济众、严己、奉公的教风。在培养新道徒方面,突出公心为众,避免私心偏狭,形成了众师为师、众徒为徒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管理方面,厉行节俭,殿堂及房屋装修风格实用简约,道协办公场所及设施注重简朴节约,严格控制非必要经费支出。在服务社会方面,积极践行济世利人的教义宗旨,长年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严把教职人员入口关,注重保持教职人员队伍的纯正性和纯洁性,对考察不合格和违反规戒的教职人员及时清除出道教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遵循青城山各宫观的优良传统,当家推举轮换并非师徒相授,而是以选贤任能为原则,主要执事也是注重选拔德才贤能配任。健全人员档案管理,积极落实四川省民宗委推动的“一人一档”档案工作。抵制商业化,依法依规开展宗教自养事业,宫观殿堂香烛及法事服务严格明码实价,杜绝高价香和劝导推介,严格要求教职人员规范开展各项宗教服务。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学修,诵持经典,坚持早晚功课。注重树立良好风貌,制定《道风考核单费奖惩办法》,要求道众规范着装,提升道风道貌,取得了良好效果。

 

武当山道教学院

武当山道教学院作为面向全国招生的道教人才培养基地,以育才弘道为己任,多举措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2022年荣获中央统战部颁发的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严立思想标尺,夯实育人根基。坚持思想政治和宗教信仰齐抓并进的教育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体师生学习的重中之重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精神宣讲三位一体的形式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坚持开展新生开学军训活,培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把国防教育纳入传统道教育人体系,打造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特色模式

——严格日常管理,谨守传统规训。学院招收学生不区分全真派和正一派,但均按全真派的要求进行管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坚持素食、每日卯酉两坛功课、过经、朔望过堂、按时坐圜守静、道风道貌严谨等,以坚持道教传统仪轨为办学底色,使青年道长深刻体悟道教传统,进而实现学习与传承的目标加大法律法规、道教仪范、道教戒律等课程的比重,邀请教内方丈大师、高道大德、戒子、箓生等对戒行有深刻感悟的道门做开示和讲座推动“严”的意识入脑入心督促带班老师和学生谈心,教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严抓师德教风,强化教育培训。教师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律设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和修行方式在教师管理上实行积分制,以年终积分确定优胜劣汰,把师德教风作为第一考核标准,实行师德教风一票否决制,凡是教风产生问题的,一律清退,并知会其他道教院校将全面从严治教贯彻到对教职人员的培训中,加大对仪范和戒律的宣讲,严格管理日常行住坐卧威仪,如要求所有学员必须保持冠、袍、袜、鞋的完整与统一强化对教职身份恭敬心,将严格修行作为终生为道的一件大事去抓。